宣传“抗震救灾英雄战士”武文斌的日子
——军事记者体验汶川抗震救灾
作者:向君
作为一名军事记者,我在抗震救灾前线奋战了90多个日夜,目睹了许多感人的场景:废墟拯救了生命,紧张的气氛令人窒息和震惊;在岷江岸边,战友们冒着落下的石头,冒着生命危险匆匆行进。在堰塞湖的岸边,被掩埋的学校只留下一根折断的旗杆,静静地讲述着悲惨的一幕...
然而,在宣传武文斌的那一天,我感受到了更深刻的情感影响,感受到了特定环境下灵魂的洗礼和思想的碰撞,感受到了烈士及其亲人的伟大英雄事迹,这也促使我重新思考爱情的真谛、生命的价值和金钱的重量。我用摄像机记录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也用眼泪和哭泣在我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一、友好可敬的烈士亲属
为了了解武文斌,我从了解他的亲戚开始。
6月19日,领导给了我一个任务:一个红军师牺牲了一名士兵。这名士兵的亲属从他的家乡河南省邓州来到灾区。让我跟着他们拍照并保存一些视频数据。
中午12点,一辆载有烈士亲属的小巴停下来,我就把摄像机对准了他们。的父亲吴、、母亲王改霞、妻子杨卫华、姐姐、姐夫、叔叔,以及邓州市武装部和民政局的同志们一个个走下了车。武文斌的妻子杨卫华哭得非常伤心,在军医的帮助下,她跌跌撞撞地走进了红军师指挥所的伪装帐篷。短暂休息后,官兵们准备了午餐。面对一桌子食物,经过20多个小时的颠簸旅程,他们无法吞咽。杨卫华只是掩面哭着,晃着筷子。
午餐后,工作人员让烈士家属休息,并邀请邓州市民政局特护科科长霍世英、武装部政工科科长杨柯、武文斌村程英村党支部书记吴安立进入战斗会议室。直到那时我才知道,军队领导人担心烈士的父母无法承受失去亲人的打击。他们只告诉他们武文斌病了,也就是说,他们不知道武文斌去世的消息。红一师参谋长龚茂东沉痛地宣布了武文斌逝世的消息,并简要叙述了武文斌牺牲的过程:“6月17日晚,武文斌和同志们一起卸下8辆活动板车。当他们在九点钟洗脚准备睡觉时,他们对他们的同志说:好好泡你的脚,明天继续工作。上午12点,武文斌起床如厕,向哨兵打招呼。凌晨两点,同志们发现武文斌有气短、抽搐等症状,并迅速送往师野战医院,立即组织抢救。150家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的部门领导、军区卫生部门领导和专家连夜赶到现场。不幸的是,他们没有获救。4点45分,武文斌同志因过度劳累导致大量肺出血而永远离开了我们。”说到这里,龚茂东的幕僚长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武文斌家乡的领导人也站在那里,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因为这个突然的消息。吴安丽的眼里充满了泪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会议室立刻安静下来,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过了很久,杨柯、霍世英和吴安立分别介绍了武文斌参军前的表现,说他总是乐于助人,勤奋好学。来抗震救灾之前,他刚收到妻子杨卫华的结婚证,正准备回家参加婚礼。龚茂东说,军队正在整理武文斌的先进事迹,并准备将其作为典型的宣传。最后,每个人都提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吴灿·文彬的父母如何在他们年老时告诉他们儿子的死讯?最后,双方同意由吴安立向在武文斌的亲属发布这一消息。
武文斌的父母、妻子、姐姐和姐夫走进了会议室。吴安立坐在他们对面。首先,他介绍了武文斌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然后他详细描述了武文斌的牺牲。武文斌的亲戚们仔细听着。当他们听到吴安立说“武文斌因为救援无效而永远离开我们”时,我清楚地看到烈士的母亲王盖霞的脸一下子僵住了。她只是张开嘴,没有哭。过了很长时间,她突然用拳头捶着桌子,大哭起来。父亲吴躺在桌子上,久久不肯抬头,但他的鼻子和眼泪都掉在桌子底下了。妻子杨卫华可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不祥的征兆,从她来到这里就一直在低声哭泣。这时,她的眼泪已经干了,她颤抖着,抱着婆婆痛哭起来。当时,有四名女军医在场。摄影师曾宪平和我都哭了。眼泪挡住了我的视线,模糊了取景器,但我从未关掉它。我想记录下这些珍贵的材料来安慰烈士们。
一个小时后,烈士家属稍微平静下来,红军师政委刘发峰等有关领导陆续接见了他们。当军区副司令叶爱群问烈士家属要什么时,我发现烈士的父亲吴居然笑了。接下来的几天,吴在都江堰的所有公共场合微笑着接受了中央电视台6月30日的“向祖国汇报”抗震救灾晚会的采访。他是一个坚强、善良和自豪的父亲。他是一个不笑也不会说话的人。尽管他不情愿地微笑,让人感到悲伤,但他总是以微笑回应一切。吴笑着说:“我也是老兵。我对失去文彬感到悲伤,但我也为文彬感到骄傲。因为他为灾区人民和抗震救灾牺牲了。我只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去见我儿子的尸体。第二是把我留在文彬的公司,去完成文彬没有完成的事情。”话一出口,每个人都用掌声表达了对烈士亲属的爱。
那天下午,天空阴沉沉的。我陪同烈士的亲属去都江堰崔月湖殡仪馆。走进大厅,我第一次看到墙上挂着武文斌烈士的画像。烈士武文斌的遗体仍然躺在鲜花环绕的水晶棺材里。亲戚们一走进大厅,就忍不住哭了,心都碎了。我看着武文斌烈士的尸体,深深地被感动了:这是一个多么结实的盘子,一米八的大小,坚毅的脸庞和黝黑的皮肤。然而,这副身板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新时期22位勇士”,并在锦标赛中获得第一名。正是这个身体板自愿来到抗震救灾的前线,拯救生命,开放道路,搜索和救援坠毁的直升机,建造板房,冲在一切前面,直到它倒塌在都江堰市徐佳镇的救灾现场...英雄的身上必须包含无限的智慧和坚毅,对祖国和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和忠诚,以及对父母和妻子的拳拳孝顺和深深的乡愁。在抗震救灾的伟大行动中,武文斌把他的英雄的遗体留在了灾区,给世界留下了无限的悲痛和对这位英雄的深深钦佩。
从殡仪馆出来,天空似乎被触动了,开始下毛毛雨。在公共汽车上,我看见吴轻轻地拭去脸上的泪水,望向阴雨绵绵的远方。我想,在实现了他的第一个愿望去爱子的时候,他是不是也在为灾区的人们着想?
果然,两天后,吴穿上儿子的迷彩服,带着战友来到的故土,帮助群众卸下木板,盖起房屋,为灾后重建做贡献。吴说,当他来到灾区,他看到人民的生活是如此艰难,他明白为什么他的儿子要努力工作,他的身体仍然很强壮,他觉得很舒服,为灾区做一些事情。
这是一个老兵的心,这是一个英雄父亲的心!
安息吧,累了很久的武文斌烈士。向你致敬!亲爱的烈士亲属们!
第二,珍贵的手机视频
武文斌去世后,这位前军区首长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开始工作:了解真实情况,整理先进事迹,召开多次会议研究如何开展宣传,向成都军区、军区和总部联合总部汇报情况,并决定将这一情况作为一个主要模式推广到全国。
作为一名电视记者,我的第一个想法是抓紧时间收集烈士的照片和视频。由于武文斌的连队是师直属炮兵连,它通常独自执行任务,没有记者随行。连长李俊峰告诉我,在灾区一个多月了,没有记者采访过他们,更不用说拍照了。这是一个被记者遗忘的角落。幸运的是,战友们用手机拍了几张武文斌在灾区工作的照片。虽然不太清楚,但也反映了武文斌工作和生活的一些场景。
有关于武文斌的视频吗?了解武文斌的人都说不,但我们没有放弃寻找。我们搜索了所有拍摄的录像带,并询问了当地电视台的同事,但没有意外的结果。最后我们想起来了:在医院抢救武文斌时,有人拍照吗?医院院长说,当时他们忙于抢救病人,没有注意信息,也没有注意是否有人拍照。副总统回忆说,当解放军总医院的专家来的时候,好像有人在用手机拍摄。我们的记者站站长王学伦听了之后,立即驱车前往总医院总部。经过许多痛苦之后,他终于找到了用手机拍摄的医生,并把拍摄的数据转录了回来。视频持续了一分钟。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武文斌的脸。许多医生正忙着抢救他。一些人按着他的胸口,一些人挂着瓶子,一些人用薄纸擦去武文斌嘴里流出的血。除了许多治疗仪器,还能听到医生对他疾病的诊断和仪器的鸣叫声。
后来,该视频在央视《新闻联播》、《军事报道》等节目播出后,观众看到了武文斌临死前的真实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巨大的心理震撼,对武文斌的宣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随后,我们的记者站站长王学伦特意制作了一个横幅,上面写着“救死扶伤,展示白色衣服的风采,在手机视频中留下英雄形象”并将其发送到解放军总医院,以感谢无意中拍摄了这段珍贵手机视频的医生。
第三,李菲的纪念博客
李菲是都江堰市鱼塘镇水泉村的一名大学生。在整个地震灾区,李飞一家是唯一了解武文斌的当地人。
这是都江堰市的一家网吧。自从得知武文斌去世的消息后,李菲每天都来这里维护她个人创作的“纪念武文斌博客”,并回复网友们纪念武文斌的评论。她还把自己用手机拍的武文斌的照片贴在博客上,供网友们欣赏,并写了十多篇纪念武文斌的帖子。
5月19日,武文斌的公司进入该村,来到水泉村。到处都是山体滑坡,灾难非常严重。武文斌和他的同志们首先帮助村民清理路上的石头,打开道路,然后开始挨家挨户地清理废墟。
李飞的三栋房子大部分都倒塌在海拔2800多米的赵上。武文斌和他的同志们曾经来这里帮助他们拆除破旧的建筑。六月下旬,我带着相机,与李菲和李菲的父亲李长友一起步行到山上一个多小时,回忆武文斌对她的家人的帮助,并拍摄英雄们战斗的地方。李长友说那天,他想爬上破墙,绑一根绳子。武文斌看到后说:“先生,你下来,我上去。”“他害怕我会摔倒,”李长友流着泪说。
在李菲,令人难忘的一件事是,当武文斌搬运木头时,一个铁钉被插在他右脚的中央。那时,武文斌脱下鞋子,袜子上沾满了血。因为那时没有酒,他找到了一些盐。首先,他挤出手上的淤血,然后把盐涂在手上。"想想这有多痛苦,武文斌只是咬牙忍受着。"说到这里,李菲的眼里充满了泪水。
李菲说武文斌去过她家两次。有一次,武文斌从她房子的废墟中清理出许多书。武文斌一边拿着书,一边对他的战友们喊道:“这是一个宝藏。每个人都必须小心携带,不要弄坏它。”“他还找到了一本名为《读者》的杂志,问我能否借回来。我答应了他,他看起来很开心。”李菲回忆道:“他非常勤奋好学,所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利用武文斌的疏忽,他拿出手机,给他拍了几张照片,并设置了一个视频记录。不幸的是,由于手机的内存很小,只花了三秒钟。”李菲遗憾地说。
四.唐灵的入党仪式
6月24日夜幕降临时,都江堰市徐佳镇中心小学的火炮直接与该站相连。官兵们列队欢迎一群特殊的客人,武文斌烈士的亲属。他们来到公司参加武文斌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仪式。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进入武文斌去世前所在的公司。
当的父亲吴、母亲王改霞和妻子杨卫华在军医的帮助下走进大门时,官兵们用低沉的哀乐依次向英雄的亲人致敬。
武文斌烈士逝世后,济南军区某集团军政治部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批准他为革命烈士。集团军党委认为他是一等功,并承认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员。
晚上8点,在武文斌烈士灵堂,入党的盛大仪式正式开始。武文斌公司的党员举着烈士的画像,代表武文斌向党旗庄严宣誓:“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支持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
在入党仪式上,红军师领导杨健、刘发峰向武文斌烈士家属颁发了《革命烈士通知书》、《立功证书》和《党章》。烈士的父亲吴、、母亲王改霞和妻子杨卫华把这些证件和徽章含泪放在烈士遗像前。所有在场的人都为烈士默哀。在这一幕中,我看到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哭泣,泪流满面。
炮兵连指导员高兴说,武文斌生前是党支部培养的积极分子,多次写入党申请书。但是,由于他先后在许多不同的组织单位工作,入党的检查期至少要一年,这使他始终没有实现入党的愿望。
武文斌死前一直要求自己成为一名党员。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公司成立了一个党员突击队。他强烈要求参加。该公司开始向灾区支付“特别党费”。武文斌把他仅有的200元钱交给了党支部。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他总是为党争得荣誉,为党分忧,用实际行动把合格的答卷交给党组织。
武文斌的一个同学张斌对我说:“今天我非常激动地代表武文斌宣誓入党。他的精神一定会激励我更好地完成抗震救灾任务。”
在帐篷大厅接受采访时,外面吹着凉爽的微风,我感到凉爽多了,也松了一口气:毕竟,入党是武文斌多年的愿望,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V.特别贡品
6月20日,在都江堰市徐家镇小学的院子里,武文斌的公司为一个班级搭建了一个带帐篷的灵堂。武文斌的肖像被放在中间。挽联上写着:“武文斌烈士永垂不朽。”武文斌的物品被放在大厅旁边:床、背包、洗漱用品、学习用具等。
当附近的村民得知一名著名的士兵在地震救援现场倒下时,他们前来表示敬意。就这样,从一个词到另一个词,从一个词到另一个词,不到一个上午,成千上万的人涌向这里。其中有老人、儿童、政府官员和普通人。他们中的一些人还从几十公里外乘坐出租车。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排着长队,在武文斌精神面前向烈士们鞠躬。一些人抽泣着,哽咽着,一些人放声大哭,还有一些人跪在神灵面前磕头...村民们以最简单、最真诚的方式向武文斌表达了他们的热情,也向整个抗震救灾部队表达了他们的热情。
我不知道群众什么时候送来了花圈。很快,徐家镇中心小学的操场上堆满了群众送来的无数花圈。据村民们说,附近的花圈店缺货,一些人不得不去70多公里外的成都买花圈,这使得“洛阳纸贵”有一段时间。挽联和花环充满了村民们无限的悲痛和他们对英勇战士的深切怀念。
当我在灵堂内外采访和拍摄时,我总是被一些细节所感动。
一些人带来了一大块白布,啃着他们的手指,按下一个红色的血戳,说:"乡亲们,我们都是来签名和悼念烈士的!"人群立刻聚集在他周围。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作证,表达了对烈士的敬意。一位老人拄着拐杖来了。他的左腿仍然缠着绷带。他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把我从废墟中救了出来,救了我的命,但是解放军战士累坏了,我感到很痛苦。”他说,叹了口气,眼泪顺着我的脸流了下来。一个11或12岁的女孩被她的父母带走了。他们手里拿着花环,慢慢地把它们放在灵堂的边缘。小女孩向花环赠送了一份标准的少先队礼物。她说地震后,她被埋在了教室里。是解放军的叔叔钻了一个超过10米深的洞,冒着随时坍塌的危险爬进去爬起来。她一生都感激解放军。75岁的羌族人何梅清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废墟中救出。她是这个家庭唯一的幸存者。在收音机里听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武文斌牺牲的消息后,她专程从映秀镇赶到这里过夜。
由于花圈太多,重叠成堆,花圈里的人群也开始变得独特起来。有些是由带有淡淡香味的鲜花制成的。有些人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了十几米高、五六米宽的“巨型花环”,十几个年轻人一起把它们抬进院子。十二名老兵特意制作了30多米长的纪念横幅,上面写着“文彬的老战友,祝你好运”等字样。
大厅里,有很多人在哭泣,但是村民们排队等候,络绎不绝。一些人把当地的猕猴桃、栗子和其他地方特产带到了武文斌。有些人会烧香并向烈士献祭。一个小女孩在两个苹果上整齐地刻上了悼念武文斌的字样,然后恭恭敬敬地把它们放在武文斌的画像前。吃饭的时候,一位老人用颤抖的手端着饭菜,用嘶哑的声音说道:“孩子们,你们饿了吗?我叔叔给你带来了食物。”
因为灵堂太小,只能容纳大约十个人。当晚,红军师领导决定拆除师内最大的会议室帐篷,重建武文斌灵堂。结果,一个能容纳100多人的帐篷大厅一夜之间就建成了。
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总局前往四川“心连心”艺术团进行抗震救灾。听说武文斌的事迹后,他们还特地来悼念这位战士的兄弟。在新建的灵堂里,面对着烈士的画像,每个人都庄严地鞠躬。随后,著名歌手闫伟文代表“心连心”乐队全体成员,热泪盈眶地把这首歌献给了武文斌。这位著名的歌手在全国闻名,在军营内外都演唱过,他抽泣着,表达着痛苦,并对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唱歌和哭泣。我想武文斌也会很高兴听到这首歌。
徐家镇的一个年轻人不知道武文斌牺牲的真实过程。当他听说他是因为为一群人拆毁一所房子而被杀的时候,他对这群人很生气,并带领许多人在院子里闹事。他吓得人群晚上不敢回家睡觉,不得不请军官和士兵来反驳谣言。
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有些人甚至给公司的官兵发现金:从100元到200元,还有10元或5元。官兵们耐心地解释了军队的政策,但拒绝接受。村民们别无选择,只能从村委会开始,建造一个“捐款箱”,以集中的方式储存资金。随后,群众代表向烈士之父吴送去了3.2万元的慰问金。吴坚决拒绝。群众甚至跪下来大声哭泣:“文彬已经走了,我们是你们的孩子,请接受它。”吴接受了,但当场宣布:“灾区人民需要更多的钱。我将把这笔钱和我自己的2000元钱一起捐给灾区的学生。”两天后,吴把这笔钱捐给了徐家镇中学,该校设立了“文彬奖学金”。在烈士的父亲看来,灾区人民急需救援。他忘了的是,他的房子非常破旧,他欠了几千美元的治疗费,他的小儿子患有脑瘫,急需治疗...
这些事迹被媒体报道后,灾区人民对烈士和他们的亲属有了更多的尊重。连续几天,都江堰市形成了一个10000人空哭泣英雄的壮观景象。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各级领导都在密切关注武文斌的宣传和烈士家属的体温变化。
6月24日,武文斌遗体告别仪式在翠月湖殡仪馆举行。人们聚集在殡仪馆大厅外,手持各种花圈、卷轴和横幅,给这位普通士兵最后一程。在庄严的吊唁大厅里,武文斌的父母和亲属、济南军区的震前和救灾领导人、成都和都江堰的党政领导、一个红军师的代表以及成千上万的居民,向躺在花丛中、插着中国共产党旗帜的武文斌遗体告别。
7月10日,武文斌同志被授予“抗震救灾英雄”荣誉称号。
7月18日,中央军委在都江堰召开隆重会议,授予武文斌同志“抗震救灾英雄”称号。向武文斌的亲属颁发证书和徽章,向灾区人民表示问候,向所有在灾区战斗的人民解放军官兵表示衷心感谢。
河南省领导专程到都江堰慰问烈士家属,并指示有关部门照顾烈士家属和父母,让武文斌放心。
武文斌的家乡邓州市新建的“武文斌纪念馆”破土动工。通往烈士故乡程英村的水泥路也被命名为“文彬路”。一个红军师投资10多万元修建了“文彬小学”,正式列为烈士的故乡。在都江堰市,纪念武文斌的铜像矗立在中央广场,上面刻有武文斌的生平故事。这样,子孙后代将永远记住这位在抗震救灾的伟大行动中英勇献身的英雄战士。
六,抱歉的婚礼
那天下着毛毛雨。地震过后的青城山在雨中伸展着肌肉和骨骼。雨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灾难带来的痛苦和悲伤。
这是青城山下湘南路一个安静的酒店庭院。它到处都是葡萄和各种各样的花和树。几滴雨点不时从葡萄架上落下,像眼泪一样无声地落在地上。芬芳的花香像人性一样弥漫了整个院子,久久不愿散去。
武文斌烈士的亲属暂时住在这里。
在雨中,我搬了两把竹椅,架起了摄像机,听武文斌的妻子杨卫华讲述他们的爱情故事。
杨卫华是郑州铁路工程局的一名工人。2006年9月下旬,她遇到了正在解放军信息大学测绘分院学习的武文斌。
"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杨卫华回忆道:“那天我们约定在金水河见面。他发了一条信息说他穿着一件米色衬衫。我等了一会儿,回头一看,一个穿着米色衬衫的年轻人正在帮一位阿姨搬自行车。这个年轻人是武文斌。”
“我发现对象的原则是要有善良、孝顺、善良的性格。文彬拥有一切,所以我们的关系发展迅速。仅仅一年半之后,在2008年2月,我们注册并获得了结婚证。”杨卫华说。
由于武文斌的春节假期太短太匆忙,他们没有时间举行婚礼。这对夫妇同意等到暑假回来填写结婚照并举行婚礼。
5月13日上午,杨卫华接到了武文斌的电话,说四川发生了地震。他和他的部队从野战训练场直接去了四川参加抗震救灾。
“可能是因为救灾任务太紧了。整个五月,文彬很少给我打电话,只是发信息联系我。”杨卫华轻声说,“我问他过得怎么样?累不累?他总是说一切都很好。”
6月15日,杨卫华接到武文斌的另一个电话,得知武文斌已从都江堰市鱼塘镇转移到徐佳镇执行救灾任务。
“那是我最后一次听到文彬的声音。”杨卫华的眼里涌出了大滴大滴的泪水,像雨点落在葡萄架上。
“6月17日晚上,他给我发了一条信息,告诉我一切都很好。我问他是否觉得累。他说他不太累。”杨卫华擦了擦眼泪,悲伤地说,“他没有给我任何暗示,就像往常一样。因为我的手机内存相对较小,我像往常一样删除了信息。没想到,这是文彬给我的最后一条信息。”
杨卫华捂着脸,泣不成声,久久无语。
当情绪稍微平静下来后,她继续说道,“第二天早上,我接到我姐夫在家打来的电话,说文彬出事了。我脑袋里砰的一声巨响。我以为我听错了,然后我又问,怎么了?文彬怎么了?姐夫说文彬在四川出事了。军队打电话来说他病得很重,住院了。那时我有一种非常不好的感觉。”
杨卫华立即在郑州收拾行李,准备来四川。“当我准备换衣服的时候,我没有带任何一种颜色的花。我选择了所有素色。”
他们匆匆登上了去成都的火车。在路上,杨卫华一直在哭:“我看着窗外,心里在哭,文彬,我来看你了。你必须坚持住,等我!晚上,我闭上眼睛,感觉到文彬在我面前。一旦我睁开眼睛,我就消失了。”
杨卫华淡淡地说:“要不是看到文彬的尸体,我真不敢相信他已经离开了我。在殡仪馆,我看到他独自躺在那里,真想和他一起去,永远陪着他。他太孤独了。”
看着杨卫华悲伤的样子,我的心像针一样不舒服。我无法安慰眼前这个又强又弱的女人。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我相信时间会慢慢治愈她心中的痛苦。
“我们原本计划在7月举行婚礼。来到四川后,他还发了一条信息,说我们将在地震救灾结束后结婚。我们还会去海边拍一些漂亮的结婚照。现在,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杨卫华摇了摇头,好像是在自言自语或告诉我:“文彬对我很好。虽然我们认识不到两年,但我们的感情太好了,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他的突然离开对我打击太大了,我觉得一整天都在崩溃。”
沉默片刻后,杨卫华擦了擦眼泪,说道,“我知道文彬是为抗震救灾而死的。作为妻子,我既悲伤又自豪。我为有这样一个伟大的丈夫而自豪。作为一名士兵的妻子,我有责任和义务接过他手中的接力棒,完成他没有完成的任务。”
我非常尊敬这位伟大的军嫂。多好的军嫂啊。我非常需要安慰和帮助。我想到了世界各地的其他人和灾区的人们。
“我们关于在7月举行婚礼的协议永远不会实现,我们也不能和文彬拍结婚照。”杨卫华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轻轻地旋转着,“这是文彬的自考准考证。有一张他的一英寸免冠照片。我现在只有这张文彬的照片。我想他会把它拿出来看看。”
杨卫华把照片轻轻地盖在他的脸上。
后来,一名部队摄影军官给杨卫华拍了另一张照片,照片刊登在相关报纸上:杨卫华穿着婚纱,手里拿着武文斌的遗像,照片的标题是:“我将是你下辈子的新娘”。许多人看到照片后表示同意,而其他人持不同意见,认为这对杨卫华来说太残忍了。毕竟,人们还年轻,还想结婚。只有我明白,杨卫华愿意为武文斌牺牲一切。如果可能的话,我真的愿意让他们在没有新郎的情况下举行婚礼,让突然分开的尹和杨灿有一个共同的梦想。
七、最后的告别
7月22日,武文斌烈士家属、红军指战员和1000多名当地群众在都江堰崔月湖殡仪馆向武文斌烈士们进行了最后的告别。
告别厅里摆满了花圈,中间挂着武文斌烈士的画像,香案上装饰着武文斌烈士的骨灰盒,上面插着中国共产党的旗帜。
吴、、王改霞、杨卫华等亲属在此点燃最后一炷香,为烈士在墓下默默祈祷。
下午3点,吴双手捧起儿子的骨灰盒,杨卫华拿起丈夫的遗像,在众人的搀扶下慢慢走向灵车。
都江堰的村民们热泪盈眶,默默地看着烈士的遗像,送武文斌最后一程。
被称为“泥人张”的红军师战士张送来了一幅专门为烈士们雕刻的画像。头像高70厘米,栩栩如生。
黑色手臂的灵车缓缓驶出殡仪馆。武文斌连队的军官和士兵摘下帽子,敬礼,然后列队送他们离开。许多同志都在流泪。
在路上,许多人看到了烈士灵车的到来,并挥手让烈士的亲属停下来为他们送行。
当灵车开到青城桥附近的红军师司令部时,成千上万的官兵排成两列站在路边,默默地向烈士们致敬。济南军区领导、红一师师长、都江堰领导和在此等候的烈士家属一一握手,向烈士们致敬。
一小时后,灵车开到成都火车站。当车站工作人员得知武文斌烈士的骨灰将从这里运回家乡时,他们特意为烈士们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红一师政治部主任吴、、王盖霞、杨卫华、黄、等带领有关人员将烈士骨灰送上开往邓州的列车。
下雨了。我看着火车载着烈士的骨灰远去,回想起一个多月来宣传武文斌烈士的日日夜夜,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
[作者简介]2008年5月13日,原记者、中央电视台济南军区通讯员站副主任向君(男)携济南军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先遣队抵达灾区。他走进地震震中映秀,走访了济南军区45000多名官兵驻守的所有任务区,拍摄并播放了数百条电视新闻和专题。2017年底,他选择了自己的事业,目前担任山东陆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