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春,方明经朋友介绍认识了还是大姑娘的阿芳。一天晚上,方明在河边和阿芳转了一圈之后,得知阿芳还未吃晚饭时,他就提议去吃饭,阿芳就点头认可了。那是他们识后第一次在一起吃饭,方明打算找一个像样的饭店好好招待一下阿芳,但在上街之后,走在街边,不管饭店孬好,阿芳都会提出各种理由不愿意进门。最后,方明只得听阿芳的,由她选择了一个做麻辣烫的小吃店。进店之后,阿芳点了两碗麻辣烫。在阳湖县装麻辣烫的碗都很大,阿芳的饭量却很小,当方明将自己的一碗麻辣烫吃完,去结账后转过身来时,他却发现阿芳已将她自己吃剩下的半碗麻辣烫倒进了一只塑料袋里,打包了。阿芳笑了笑对方明说她家里的小狗特别喜欢吃麻辣烫。
就因为这件事方明就认可了阿芳,因为方明觉得阿芳是个能勤俭持家会过日子的女人。可是他错了,结婚后发生的事,却让他后悔死了……
阿芳是个在药监局工作的国家干部,有像样的职业,结过婚之后,方明却发觉,阿芳的行为特别诡异。就是阿芳经常在晚上穿着一种特制旧衣服外出,而且都是很晚很晚才回家。方明问她出去是干什么的,她又不肯对方明说。无法,为知究竟,方明只得选择跟踪她。
一天晚上九点,阿芳又穿好那身特制的衣服戴着墨镜走出了家门后,方明便悄声跟在了她的后面。出门之后,阿芳去了一个很老旧的棚户区,在一个旧平房前她停下了自行车。用钥匙将那小平房的门打开后,阿芳从里面拿出了一个小筐子挂在自行车的后架上,之后又从屋内拿出一个长柄铁钳,锁好门,阿芳就转身推起自行车离开了……
当阿芳推着自行车,走到一个垃圾桶边停下后,方明才弄明白阿芳为什么要夜出,原来她是在拾垃圾去卖钱。这么些年来,阿芳一直坚持夜出拾垃圾。每当方明问她为什么要如此时,她总是朝方明笑笑,不说一个字,就过去了……
还有一条,就是阿芳从二十四岁和方明结婚时起,至今她已五十几岁,阿芳就没有改变过用的化妆品,她一直用那种最便宜的叫''百雀羚''护衭脂。每天起身,去卫生间洗漱后,她就会抹些''百雀羚''在脸上,就算是化妆完毕了。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脸上的雀斑渐渐增大增多,她对''百雀羚''的初心,仍没有作一点的改变……
还有就是不买新衣服。阿芳除了夜出拾垃圾的那两套特制的粗布服装穿坏后会做新的,几十年中,她几乎没有买过一件像样的外套。不管是上班,还是在家,哪怕是走亲戚,她都是穿着药监局发给执法人员的那几套制服。每每方明提出要为她做几件时尚的衣服时,她都会拍着身上的制服笑着道,这个衣服不是很好吗,既大放,又得体,外出还不受他人欺负……
最叫方明不能理解的,是阿芳除了和她的两个亲姐妹和一个亲弟弟有人情来往外,其它的,不管是她的领导,还是同事,哪怕是同学家,遇红白喜事她都视而不见,不去随一分钱的礼。每每方明予以提醒时,她都会说,今天我出你一百,明天你回我一百,就像欠账还钱似的,既俗,也没啥意思……
阿芳和方明结婚近三十多年,她从来都没有出去旅游过,即使单位组织的类似春游之类的活动,她都会以各种理由加以拒绝。她不出去玩,也禁止方明出去,每当方明想和同事或朋友结对外出,她知道时,总会对方明嗤之以鼻地道,你是不是有钱烧的?阿芳不给好脸色,为家庭和睦,方明只得悻悻作罢。
几十年来,阿芳一直坚持白天上班,每两天晚上就会出去拾一次垃圾,星期天她就会到那个租用的小平房里去整理那些晚上拾来的旧塑料瓶、易拉罐、废纸箱及一些碎铜烂铁。整理好后,就把它们拖到附近的一个废品回收站卖掉。
阿芳如此怪异的生活习惯,不仅丈夫方明不待见她,就是她生养的儿子方童童也十分看不起她。儿子在苏州读大学四年,连一次电话也未和她打过……
时间到了2018年春,儿子方童童大学毕业,留在苏州找了个女朋友,女方说他不在苏州买房,就要离他而去。在苏州买房,一套就三百多万,工薪阶层谈何容易?当儿子将这个事打电话告诉给爸爸方明时,方明也变成了霜后的茄子,没了精神。但当已退休了的阿芳知道这个情况后,她的脸上却没有露出半点的难色……
第二天早饭后,阿芳孑身上了街。只一个小时,她便回了家。进门她就将一张银行卡递到了方明的面前:“你把这个交给你那宝贝儿子,上面有三百五十万元钱……”接过银行卡,方明显得很激动:“哪来这么多的钱?儿子只要三百万就行了……”阿芳道:“钱,你就别问是哪来的,它很干净……难道三百万元买房之后,就不装修了?你就是一头蠢实了心的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