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世间的缘分是很奇妙的,很多时候是属于“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就比如林红玉,偶尔丢了一块手帕,竟与贾云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
而迎春的大丫头司琪可就没那么幸运了,与自己的姑表兄弟潘又安约会时,竟被“鸳鸯”惊散了。这个意头真是太不吉利了。
本来鸳鸯是想上个厕所,因为大晚上的,身边没有小伙伴,也没打灯笼,独自去茅房有点胆怯。所以,鸳鸯就想在院子里找个僻静的地方就地解决一下。不料,她这次“小解”地后果太严重,竟险些把“一对鸳鸯”给吓死。
1、夜黑人静微月光,岂知内急寻茅房,只身胆怯寻僻处,谁知树后正情长
《红楼梦》第七十二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原文如下:
且说鸳鸯一迳回来,刚至园门前,只见角门虚掩,犹未上闩。此时园内无人来往,只有该班的房内灯光掩映,微月半天。鸳鸯又不曾有个作伴的,也不曾提灯笼,独自一个,脚步又轻,所以该班的人皆不理会。
偏生又要小便,因下了甬路,寻微草处,行至一湖山石后,大桂树阴下来。刚转过石后,只听一阵衣衫响,吓了一惊不小。定睛一看,只见是两个人在那里……
这两个人便是司琪与她的表弟潘又安。彼时一对鸳鸯人正待入港做那不可描述的事。却不料被鸳鸯撞见、并惊散了。
估计那潘又安会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吧?本来年轻,心理承受能力差,之前又未经“人事”,这会子刚刚冒起点小火苗呢,却冷不丁被鸳鸯来了这么一下子——瞬间扑灭了。潘又安原本就“做贼心虚”,此刻早已吓得魂飞魄散。
当时的私通幽会可是了不得的大罪,司琪是未婚少女,而潘又安亦是贾府的小厮,两人大半夜的不睡觉来此地鬼鬼祟祟,万一传扬出去,不但名声尽毁难以立足,恐怕贾府里丢了什么东西,都要赖在潘又安头上了。
此时的鸳鸯亦如芒刺在背。
当初的宝钗,在滴翠婷里听到了小红的“隐私密语”还忙不迭地让黛玉出来背黑锅,生怕牵连到自己什么,更何况鸳鸯撞了“现形”?这嫌疑是再也躲不过的了。原文写道:
话说鸳鸯出了角门,脸上犹红,心内突突的,真是意外之事。因想这事非常,若说出来,奸盗相连,关系人命,还保不住带累了傍人。横竖与自己无干,且藏在心里不说与一人知道。
从此凡晚间便不大往园中来。因思园中尚有这样奇事,何况别处,因此连别处也不大轻走动了。
真是“夜路走多了总会遇见‘鬼’”,这件事同样给鸳鸯留下了心理阴影,索性以后晚上不出门了。
2、无欲休要谈心正,无利休要谈义长,情爱若不经风雨,难辨真伪与莠良
崇高无私的爱情很多时候都是女子自己幻化出来的,男人在这种时候表现的“更理智,更现实”,尤其是当爱情面临重大考验时。
男人本能的反应往往是“先逃跑、先回避”,等躲过风头之后再卷土重来——继续我们的“爱情”。
一段感情面临考验时,往往是柔弱的女人更有勇气、有担当、有情义。就比如书中的司琪。像极了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女子的心态与反应。原文如下:
那司棋从小儿和他姑表兄弟在一处顽笑起住时,小儿戏言,便都订下将来不娶不嫁。近年大了,彼此又出落得品貌风流,常时司棋回家时,二人眉来眼去,旧情不忘,只不能入手。
彼此又生怕父母不从,二人便设法,彼此里外买嘱园内老婆子们留门看道,今日趁乱方初次入港。虽未成双,却也海誓山盟,私传表记,已有无限风情了。忽被鸳鸯惊散,那小厮早穿花度柳从角门出去了。
看了吧,潘又安跑得多快,一溜烟儿就没了。不但及时逃离了作案现场,而且,随后还逃离了作案区域。
原文继续:
司棋一夜不曾睡着,又后悔不来。这日晚间,忽有个婆子来悄告诉他道:“你兄弟竟逃走了,三四天没归家。如今打发人四处找他呢。”
司棋听了,气个倒仰。因思道:“纵是闹了出来,也该死在一处。他为是男人,先就走了,可见是个没情义的。”因此,又添了一层气。次日便觉心内不快,百般支持不住,一头睡倒,恹恹地成了大病。
这就是潘又安的反应,一出事他就先“畏罪潜逃了”,不知所踪。也不想想,你跑了留下司琪怎么办?难道这种事情留下一个女孩子自己扛?
司琪也觉错付了人。但事已至此,别无选择,只能痴心等他回来。一面又怕鸳鸯告发,随之也吓病了。
3、无心大错已铸成,亡羊补牢或可行,一番倾心吐胆话,劝慰痴女莫伤情
潘又安跑了,司琪病了。鸳鸯知他们是“心虚畏罪”之故。
此时的鸳鸯倒觉得过意不去,好像自己犯了罪一样,心里愧疚得不得了。
为了给司琪吃颗定心丸,鸳鸯对司琪立身发誓说:“我要告诉一个人,立刻现死现报。你只管放心养病,别白糟蹋了小命儿。”
司棋一把拉住哭道:“我的姐姐,咱们从小儿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待慢了你。如今我虽一着走错,你若果然不告诉一个人,你就是我亲娘一样。从此后我活一日,是你给我一日。
我若死了时,变驴变狗报答你。再俗语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再过三二年,咱们都是要离这里的。俗语又说:‘浮萍尚有相逢日,人岂全无见面时。’倘或日后咱们遇见了,那时我又怎么报答你的德行。”
鸳鸯因点头道:“正是这话,我又不是管事的人,何苦我坏你的声名,我白去献勤。况且这事我自己也不便开口向人说。你只放心。从此养好了,可要安分守己,再不许胡行乱作了。”司棋在枕上点头不绝。
虽然鸳鸯暂时是把司琪给安抚住了。但司琪的事,最后还是被凤姐抄大观园的时候给抖落了出来。司琪的“丑事”再也无处遁形。这大概就是命吧?命中无缘,强求也难。
尤其是他们第一次在大观园里约会时,就已经被“鸳鸯”惊散了“鸳鸯”,这本身就是很不吉利的兆头啊!自古是“棒打鸳鸯”,哪有个''鸳鸯拆鸳鸯”的?结果是:司琪和潘又安最后都死了。可见当初是“出师不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