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的不倒英雄:古黄连树的今生前世

在五莲县街头镇西部,有一座巍巍耸立的的大山,这就是五莲第二大高山——芦山。

山的东侧有一个名叫房家沟的小山村,站立着一棵参天大树。市林业局2008年曾在树上悬挂了一个保护牌,牌上写着:树名黄连木,漆树科,高14.1米,干高4米,胸径 0.9米 ,冠幅16米×16米,树龄560年。因为树形很大,树冠开阔,无论站在村子哪个方位远远都能可看到。

据居住在树下不远处一位房姓老人介绍,此树生长极其缓慢,几十年不见变化,却相当耐干旱,即便遇到1992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大树也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显示出对气候条件极强的适应能力。

关于这棵树的由来,在当地流传着一个扣人心弦的传说。

相传,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大败倭寇之后,有一小股残余倭寇乘混乱窜到房家沟村一带,烧杀戮掠,无恶不作,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村里一房姓老人为保护村民们,召集村里青壮年男子,携带土枪土炮,为民除害。

但在一次决战中,老人不幸中弹,临死之际,将黄米粒般大的种子拿给儿孙们,嘱咐将自己和这颗种子埋在一起,并一定要把倭寇赶出去,保卫家园好好活下去。

老人牺牲后,儿女们遵照遗嘱,冒雨把老人和种子一起葬在了村东的一座小山坡上,说来也怪,老人葬后第二天,种子破土而出,钻出坟头,不几日长成一棵小树苗。

短短三两年功夫,小树苗就已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村中人无不以为奇。

为纪念这位不舍故土不忘祖先的老人,人们将此树取名“海州树”,又名“抗倭树”。后来,老人的子孙和大明官兵一起共同剿灭了这股来犯的倭寇,房家沟的村民从此过上了太平日子。

抗战初期,房家沟村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地下抗日组织,是五莲县最早建立地下党组织的村庄之一。

那时房家沟村地下党组织经常利用的黄鹂茶树作掩护,在树下召开秘密会议,并配合八路军武工队,带领党员和革命群众,自造土炮土枪,利用深山密林,狠狠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为抗战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房家沟村由此成为五莲革命史上著名的“红色之村”。

时光荏苒,转眼间近六百年过去,这棵黄鹂茶树经受了大自然狂风暴雨的洗礼和人类战争的烽火,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

每到夏天,绿荫如盖,蔚为壮观,村里男女老少,茶余饭后来此小憩,或谈东说西,神侃一番,或纳鞋垫、编筐编篓,小孩子放学归来,围在树下捉迷藏,或坐在树下读书学习,其乐融融。

大树不仅成为了人们提供了遮风大雨、抵挡酷暑之地,并且对淳朴的民风的形成和保持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以及乡村旅游的勃兴,加之各级新闻媒体、微信等自媒体的宣传报道,这棵作为珍稀古树名木的黄鹂茶树更是声名远播。

每年五一、七一、十一前后,有许多游客来瞻仰这个坐落在深山密林中的“红色村庄”,感受古树的傲人风采,缅怀那位为抗击倭寇壮烈牺牲、抱憾而去的老人以及那些在抗战中不幸牺牲的革命先烈。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