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太子妃怀孕难产,皇帝命太医诊治,太医开了几服打胎药

明代永乐年间,太子妃张氏一连几个月未来月经,被医生诊断为怀孕。太子妃本人也确信无疑,只等着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谁知时至十月,虽腹胀如鼓,却无临盆之像,且疼痛难忍。皇上知道后,传命一位名叫盛启东的御医前去诊视。太子朱高炽因为是父皇派来的御医,对盛启东异常客气,亲自将他领到后宫。

盛启东对太子妃怀孕一事早有所闻,只当是寻常产病。待到一诊脉,不由得暗自一惊——从脉象上看,太子妃并非怀孕!

那时这些御医最怕给宫妃看病,诊脉时要隔层东西不说,还不能当面询问,更不要说是掀开了衣服叩诊。盛启东诊过脉后,便随太子退出房外,肚里寻思道:如照直说出,此事非同小可,倘若有何差错,轻则逐出宫门,重则还得问个欺君之罪,连脑袋都保不住!不如先按脉像说出症状,只要与病情相符,便照此投药,待治好了再说。

主意拿定之后,盛启东对太子绝口不谈太子妃怀孕分娩之事,只讲太子妃早上都有哪些感觉症状,晚上又都有哪些感觉症状。

太子听后,又回到宫中把盛启东的话复述了一遍。太子妃一听,连连称是,还埋怨太子道:“朝廷有这么高明的医生,你为何不早请他来给我看病呢?”

于是,太子当下便让盛启东拟一处方。太子将盛启东送走后,因对药味略知一二,便拿起处方先自审视一番,发现都是破血之药,不禁勃然大怒道:“好一个大胆的盛御医!皇孙出世就在旦夕,你却用药坏胎,居心何在?!”说罢,便将处方掷于地上。因是父皇所命,一时也不便问罪于盛启东。

几天过后,太子妃腹胀疼痛加剧。太子心想:这位盛御医既然能将病家的早晚症状说得分毫不差,想必对病情已了如指掌,不如再请他来诊视,看他这次如何处方。

盛启东被请来后,给太子妃一诊脉,便知未服前方,心中不悦,退下对太子说道:“再延误三日,我就不敢用药了!不必另拟,仍用前方。”

事情既然至此,太子便说出了心中的疑虑,盛启东也索性说明原委。太子一听不是身孕,大吃一惊,却又不肯轻信,便同盛启东以何担保。盛启东回答道:“事关皇孙,岂敢戏言?愿以身家性命担保!”太子还是不放心,让盛启东立下字据,并将他锁禁宫中,这才让太子妃用药。

此事传出后,盛启东的家人惶惶不可终日,到处打听消息。有人说,盛御医已被处死;还有人说,盛家将被满门抄斩!

到了第三天,突然有一群公差,红棍开道于前,车载肩抬于后,给盛家送来一笔相当丰厚的赏赐,并传来皇上的圣谕:“非谢医,乃压惊也!”原来,太子妃用药之后,瘀血顿下,腹部坦平,病已痊愈。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