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生态文明版:竹林岁月

【留住乡愁】   

作者:李海培(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

村里有片上百亩的竹林,位于离家不远的竹溪沟。两旁的山上,翠绿绵延,满目清新。山风吹过,竹浪翻滚,碧波荡漾,清爽宜人。老竹低眉弯腰,款款摆动,每片叶子都飘逸着灵动的生命;新竹竿竿挺拔,直刺天穹,竹枝在空中摩肩接踵,竹叶随风摩擦的沙沙声时疾时徐,宛若天籁,让人心驰神往。

重庆南川大山深处的采笋人 新华社发

碧波荡漾的竹林里,起伏着无尽的温柔,蔓延着无尽的想象。蔚蓝的天幕下,山与竹相得益彰,宛若一幅绿色的大写意,直铺到人心最深处。

每天清晨,白棉花一般的絮雾填满沟谷,待太阳翻过崇山峻岭,竹叶便冒着热气,缭绕在翠绿的涛声里,任成群的雀鸟游鱼般在竹林里遨游。竹林曲径幽深,竹根水汇成的小溪清澈见底,交错纵横,口渴了,掬一捧喝下去,顿觉神清气爽,妙不可言。听着萦绕在耳边叮叮咚咚的泉水声,疲劳和困顿很快就消除了。

读初中时,家里兄妹多,学习时往往静不下心,我就跑到竹林里找清静。不知何故,一进了竹林心就静了下来。有趣的是,背课文和英语单词时,我背一句,竹林里的雀鸟就叫一声,如此循环往复,多背诵几遍自然心里也就记牢了。

春天来了,孩子们三五成群,像一群小雀子沐浴在竹海里挖竹蛋。被枯竹叶覆盖的竹蛋安详地静卧着,刚抠出来时“小脸”还红扑扑的,冒着热气并清香四溢。要说神奇,还要数竹蛋长出的竹荪,一袭雪白的网状裙裾从菌盖向下铺开,宛若仙女下凡,娉娉婷婷、风姿绰约。将血红脸盘似的菌壳扔掉,用藤蔓串起洁白无瑕的竹荪一前一后搭在肩上,孩子们雀鸟般欢快地飞出了竹林。

头天下了大雨,第二天又长了出来……如此,竹荪开了一茬又一茬。采来的竹荪要先吊在火炕上烘干,出太阳时再放到阳光下晒。竹蛋则放在水缸脚,过两天就花朵般绽放开来。于是,整个夏季,家里家外都清香袭人。

野竹荪可是难得的山珍,营养丰富而又鲜美可口。那时家里日子拮据,自己舍不得吃,就将采下的竹荪晒干后拿到集市上卖钱,价格虽高却很抢手。家里迎送宾客以及我们读书的费用,很大一部分都靠卖竹荪来补贴。

山是村庄的神祈,竹是村庄的根脉,水是村庄的灵魂。乡亲们对村里那片竹林充满敬畏和感恩之情,即便在大集体种一年粮只够吃半年的饥荒年代,也没有哪家人会提着砍刀去砍竹子,或在竹林地带放牧牛羊。篾匠们宁可少赚点钱,都要步行十多里山路到乡场买竹子扛回家,编成箩筐、簸箕、筛子、撮箕等制品上街叫卖,赚点薄利补贴家用。一直以来,村里似乎形成了这么个不成文的约定。父亲告诉我,这片竹林是村庄的命根子,毁竹容易种竹难,随意破坏的话,竹林败了,水也就败了,若田里颗粒无收,乡亲们就要逃荒要饭、背井离乡了。

如今,村子被县里打造成乡村旅游示范点,村民们开起了农家乐,办起了竹根水厂,祖祖辈辈刨土为食的乡亲们摇身一变,成了老板、工人和导游,吃上了生态旅游饭,尝到了绿色发展的甜头。

多年过去,父亲的话让我明白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善待自然,保护生态,其实也就是保护我们每一个人。

欣赏更多“留住乡愁”全媒体作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05日 08版)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