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趣闻:大唐虽然富饶,但也有不少小气鬼

唐朝趣闻:大唐虽然富饶,但也有不少小气鬼

有一个叫夏侯处信的唐朝人,是荆州地区的副长官。有一天,家里来客了,夏侯处信命令仆人准备饭菜,仆人素知主人秉性,不敢擅自做主,就趴在主人耳边请示,需要和多少面,夏侯处信说,两个人两升面就可以了。仆人进去以后,很长时间没有出来,客人眼见宴请无着落,于是借口有事先走了,夏侯先生急忙喊仆人住手。仆人从厨房里跑出来,说面已经和好了,夏候先生指着仆人的鼻子骂到,你就不会慢点吗?机灵劲都跑哪去了?夏侯老爷沉思片刻,对仆人说,你把它全都烤成饼吧,等老爷我下班后回来吃。仆人噘着嘴下去了。还是这位夏侯老爷,平时非常吝啬,但他有个特殊嗜好,爱吃醋。但这位爷连吃醋也喜欢独食,平日里总用一只瓶子装上一升醋,专门留着自己吃,家人连一滴都别想吃到。有一天,仆人告诉他,老爷,醋没了。夏侯老爷将瓶子倒转过来,使劲控,勉强控出几滴,然后用嘴吸进去了。夏侯老爷在钱财上,从不相信任何人,凡是上街买东西,都必须亲自付帐,别人想从他那儿抠出一个子儿,门儿都没有。

还是唐朝时,南阳有一个人,家里非常有钱,但却非常吝啬。冬至那一天,他的女婿提着礼品回来看望老丈人,他只准备了一瓶酒,几片獐子肉。女婿恨老丈人准备的食物太少,举起酒瓶一口就喝干了。老头非常惊讶,不得已,又打开了一瓶酒,女婿负气又干了,如此添了好几瓶酒,老头心疼的不得了,生气的对女儿说,瞧瞧你丈夫这德性,简直就是一个浪荡子,因为好喝酒,所以你们家贫穷,可千万别在我这里打什么主意。结果,等他死后,几个儿子争夺财产,长子被杀,钱财里生出祸端来。当时,还有个大官叫做裴璩,做官都做到了宰相一级,却非常吝啬,能从别人遗弃的骨头缝里榨出油来,他在江西做地方官的时候,家庭应用的各种器具,全都是新做的,他都放在屋里存放起来,舍不得用。每次请人吃饭,他舍近求远,舍新求旧,从不用自己的餐具桌椅,而是专门到别的官员家里去借,上级登门谁又敢不借?瞧瞧这两位,活生生的守财奴。

唐人张鷟在《朝野佥载》中,有这样的记载,有个名叫夏侯彪的人,是个食肉动物,素喜荤腥,但是,他吃肉,别人连汤也别想喝,有一次,他吃的肉食生了虫子,但他舍不得丢掉,因为送客人出门,仆人就偷吃了一块肉,他回来发觉后,大发雷霆,想了一个非常恶毒的歹招儿,捉来了一大堆苍蝇,让仆人当他的面吃下去,仆人不堪忍受这种污秽,就把吃的肉全吐了出来,你不是想吃肉吗?吃苍蝇吧,至于我的肉,你得一点不剩的给我全吐出来。无独有偶,当时安南的驻军司令邓祐是韶州人,家里非常富有,有奴婢上千人。家里面好吃的东西,他都留着自己吃,独食吃惯了,接待客人时也不肯拿出来。他的孙子贪嘴,偷吃了一只鸭子,邓祐煞费苦心的安了个擅自破坏家产的罪名严加处置,令仆人打了孙子二十鞭。广州还有一个中级军官叫柳庆,他自己单独住一个房间,所用的东西和吃的食物都放在卧室里,有个仆人私自拿了一小撮盐,柳庆将他用鞭子抽得浑身是血。

唐末著名诗人韦庄,吝啬得让人叹为观止。虽然书读得多,诗写得好,却吝啬到了数米下锅、称柴烧火的地步,如果家里烤熟的肉少了一片,他立即就能觉察出来。他八岁的儿子死了,妻子准备让儿子穿着平时的衣服下葬,韦庄却说,死人何需盛装,太可惜了。于是将衣服剥了下来。用一领旧席子将儿子的尸体裹了出去,掩埋完儿子,他又将席子拿了回来,做父亲的薄情寡恩到这种地步,实属少见。山东密州(诸城)有个军政长官叫做郑仁凯,有一次,他的仆人来告诉他鞋子磨破了,央求他给置办一双。郑仁凯却说:别急,我替你找一双鞋。一会儿,看门人穿着新鞋走过来。郑仁凯厅前的树上有一窝啄木鸟,郑仁凯灵机一动,叫看门人上树去掏小啄木鸟。看门人脱鞋光着脚爬上树去,郑仁凯使个脸色,让小仆人穿上看门人的鞋赶紧溜掉。看门人下来以后只好光着脚走路,郑仁凯却露出了有恩于别人的得意神态。

唐代文人用自己的笔记体小说,记载了许多贪婪吝啬者的形象,唐朝虽然物华天宝,开放程度极高,但同样也是一个社会万花筒,小人物也占据着一席之地。

(本篇完)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