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老汉妻女命丧水怪之口,做了件事,不仅报仇,还被供奉

山西有个老汉,大家都称他张老相公,因为女儿出嫁的缘故,所以带着家人不远万里赶往江南给女儿置办嫁妆。

起初旅途很顺利,风平浪静的,沿途的风景也不错。就这样一行人说说笑笑地来到了金山脚下,他让家人们在船上等候,自己先去城里转转,临走时,张老相公嘱咐家人:“这江中有一水怪名叫鼋(yuán),一闻到肉香就出来毁坏船只,危害百姓,在这一带为害已久,所以生火做饭时,千万别冒出荤腥味来,不然小命不保。”家人们点头称是,纷纷答应。

张老相公一家是北方人,关于鼋这种水怪,也只是听传说罢了,自然不会放在心上,所以张老相公上岸不久,家里人就把他的话忘得一干二净,起锅搭灶间竟在船上炒起了肉。

正在众人准备吃饭时,突然江上翻起了巨浪。一个怪物张开血盆大口,将船顶翻,张老相公的老婆和女儿全部掉进了江中丧命。

张老相公回来才发现亲人们已经命丧鼋口,又难过又气愤,坐在江边痛哭,甚至一度想要随他们而去。

悲伤之后的张老相公决定替他们报仇,他怀着一腔仇恨来到了金山上,向金山寺的和尚打听鼋怪出没的情况,那和尚听后吃惊的说道:“我们和那鼋怪离的很近,都害怕受它祸害,每天都像敬神一样敬奉着他,为了不让他发怒,还经常献祭,宰牛杀羊给他吃,你要知道,那半个牛扔到江中,他一口就吞去了,谁还想着制服他呢?”

张老相公听了和尚的话,不仅没退缩,反而从中得到启示,想出一个制服鼋怪的绝妙办法。

他花钱请了很多炼铁的工人,在半山腰上垒了个炼铁的大炉子,经过七天七夜努力,炼出了一块100多斤的生铁,随后又详细打听了那鼋怪潜伏的地方,叫了好几个身强力壮的后生,给他们许下重金,让他们帮忙除掉鼋怪。

到了铲除鼋怪的这天,张老相公指挥着几个后生,用大钳子将一块烧得通红的生铁向鼋怪经常出没的地方扔了过去,只见那鼋怪哗啦的就跃出了水面,一口便将那生铁吞入肚中。

过了片刻,只见波浪翻涌,鼋怪在江中不停的闹腾,拍打着江水,掀起滔天巨浪。

周围人见此无不惊恐后退,大喊着:“作孽!”甚至有很多人指责张老相公,说他惹怒鼋怪,待到鼋怪发怒,附近的百姓全都得遭殃。

人群中,唯独张老相公神色镇定,看着那翻涌的江面,面对众人的指责,没有丝毫动容,只是静静地看着江面。

过了许久,江面风平浪静,只见一个巨大的鼋怪尸体浮了上来。众人见了目瞪口呆,纷纷向张老先生竖起了大拇指。

那行人和客商听说鼋怪除了以后,都表示这是件大快人心的事,于是为了表彰和纪念张老相公的功德,人们就在那江边盖了一座祠堂,并塑了他的像,把它当作水神来供奉起来,据说,后来这个祠堂有求必应,很是灵验。

暮有话说

蒲松龄的这篇张老相公,讲述的是一个铲除鼋怪,为妻女报仇,维护一方百姓的故事。

在百姓看来,那江中的鼋怪为祸一方,大家深受其扰,为了不惹怒它,纷纷献祭宰牛杀羊,以祈求获得一方平安。

百姓对于鼋怪是非常畏惧的,这也体现了封建社会下,人们对于强大生物的恐惧。他们面对这种未知的东西,只想通过一些温和的办法去求得暂时的自保。

对于百姓来说,能够牺牲一些财力,献祭一些牛羊去让鼋怪平静了下来,不伤害自己,便是最好的破财消灾之法了。

后来张老相公除鼋怪,以至于鼋怪在江中掀起波浪,人们觉得张老相公肯定会惹怒鼋怪,连累自己,都纷纷指责他,这也反映了人们趋利避害的本性。

而当张老相公铲除鼋怪之后,人们又纷纷对他赞赏有加,甚至给他立了祠堂,塑了金身,将他当作水神供奉起来,这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呢?

也许蒲松龄写这篇文章,他只是想反映当时封建社会时期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以及对张老相公为妻女报仇的事迹的赞颂,可却不经意间写出了人们趋利避害的本性。

对于本文,你是怎么看的?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是北暮,喜欢我的文章,就点赞关注吧!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