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成妖
卢秀才家住封门,亲戚尹某曾到他家借宿。一天晚上,尹某看到男男女女数人,都一尺多高,这些人对尹某说:“你想看西厢记吗?”说完就演起戏来,演的有模有样。尹某吓的大喊,但卢生什么都没看到。第二天夜里,小人儿们又开始演戏,卢秀才也看到了,就让家人拿着兵器击打。小人儿进入床头不见了。
大家在床头找到一本西厢记,是尹某带来的,他爱看西厢记,平时一边看一边唱,累了就枕着书睡。时间长了,纸张都油渍斑斑。
卢秀才烧掉书后,小睡了一会儿,听到有人说:“你能灭了我的形,灭不了我的神。”接着屋子里就出现火光,不久又自动熄灭。
卢秀才家有个婢女,晚上看到空房间里出现荧荧的鬼火,白天又看到一个婴儿躺在空屋子里。脑袋像木偶,身子是一条线。一个月后,那个婴儿长成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经常隔着窗户偷看那个婢女。一天晚上进到婢女房间说:“我是仙人。”还拿出饼给婢女吃,味道像鹅油,吃完后三天都很饱。众人问她不吃饭的原因,才知道这个鬼的事。后来,院子里的墙倒了,下面出现一条蛇,从此妖异百出,卢秀才只好搬了家。
【原文】卢秀才化成,家葑门,其姻尹某尝宿外寝,一夕忽见男女数人,长仅尺许,谓尹曰:“汝欲看《西厢记》乎?”即搬演与优人无异。尹惊呼,卢弗闻也。明旦知之,怪复夜起,命家人操兵击之,入床头而没,检得《西厢记》一本,乃尹素所嗜者,且观且歌,怠以为枕,日久纸尽油矣。卢焚之,既而假寐,若有言者曰:“能灭我形,难灭我神。”遂时时火起旋熄。
卢有侍婢,夜见空房中灯火荧荧,昼见婴儿卧地,首像木偶,而身如线,一月间骤长,若年十六七者,每于窗际窥婢,一晚竟搂入房曰:“我仙人也。”迫与合焉。以饼食婢,味似鹅油,饱三日弗餐,众讶问,始吐实。久之,庭前墙倒,下有一蛇,意其为妖也,从是妖怪沓出,乃迁去。
替代鬼
下塘的苏三,某天出去玩,看到一个秃顶的白衣人站在门口,对苏三做了一个揖。后来经常看到,虽然心里有些奇怪,但也没问白衣人是谁。某天,苏三在外边被人欺负,气愤的回家要自缢。白衣人进了屋子,帮他系好绳子,抱他上房梁,又给他一个东西踩着,然后推倒了踩着的东西。苏三的妻子听见响动,救下丈夫,白衣人不见了。有人说:“应该是个替代鬼。”
【原文】下塘苏三,某日出外,有秃首白衣人倚门立,对苏长揖,后每出入见之,虽窃疑异,竟弗问为谁也。苏贫依其兄完,一旦受人欺侮,忿忿归家欲缢,斯人即随入,抱之上梁,又竖浴柈,令其柈足,柈散,跌闷于地。妻子奔救获苏,始言其故,而斯人不复见矣。或云:是讨替鬼也。
邓珪
晋阳郊外有个童子寺。贞元年间,有个叫邓珪的人住在庙里。秋天一个晚上,他的几个朋友也住在这里,关后窗的时候,一只手伸进窗户里,颜色黄而且瘦。朋友们都吓坏了。邓珪不怕,他打开窗户,听到窗外传来吟诵声。问是谁,对方回答说:“我隐居在这里很多年了,今天听到先生在此,特来拜见。没资格和你们坐在一起,只要能在窗下听听你们的谈论就知足了。”
邓珪答应了,一个黑影在窗外坐下,大家攀谈起来,非常融洽。临走的时候那人说:“明天晚上我再来,希望先生不要嫌弃。”
走后,大家议论说:“这一定是鬼,如果不根除,恐怕将来要有祸患。”于是找来很长的一匹丝,准备绑他。第二晚果然又来了,还是先把手伸到窗户里。邓珪就把丝牢牢的绑在怪物手上。听到窗外有声音说:“我有什么罪?为什么绑我?我们的协议不算数了吗?”说完带着丝线离去。
第二天早晨,邓珪和朋友们顺着丝线找到庙北一百多步远的地方,那里有一棵葡萄,非常茂盛,丝线系在葡萄的一个枝叶上。那个葡萄叶子和晚上看到的那只手很像。于是连根挖出烧掉了。
【原文】晋阳西有童子寺在郊牧之外。贞元中,有邓珪者寓居于寺。是岁秋,与朋友数辈会宿。既阖扉后,忽见一手自牖间入。其手色黄而瘦甚。众视之,俱栗然。独珪无所惧。反开其牖。闻有吟啸之声,珪不之怪。讯之曰:“汝为谁?”对曰:“吾隐居山谷有年矣。今夕纵风月之游,闻先生在此,故来奉谒。诚不当列先生之席,愿得坐牖下,听先生与客谈足矣。
珪许之。既坐,与诸客谈笑极欢。久之告去。将行,谓珪曰:“明夕当再来。愿先生未见摈。”
既去,珪与诸客议曰。此必鬼也。不穷其迹,且将为患矣。”于是缉丝为缗数百寻,候其再来。必缚之。明夕果来,又以手出于牖间。珪即以缗系其臂,牢不可解。闻牖外问:“何罪而见缚?其议安在?得无悔邪?”遂引缗而去。
至明日,珪与诸客俱穷其迹。至寺北百余步,有蒲桃一株,甚蕃茂,而缗系其枝。有叶类人手,果牖间所见者。遂命掘其根而焚之。(出《宣室志》)
玉儿(当是其名)
太原庙学里有个鬼妇人,玉儿应该是她的名字。她生前是一个提刑官的小妾,被正妻嫉妒打死,埋在庙旁,那里长出一棵桑树。
这个鬼经常进到学堂和人们说话,从不作祟。大定年间,有几个人夜晚学习,三更后,听到窗外木屐响。不一会儿,女鬼进来了,用手挨着轻轻拍打睡着的人,一边说:“这个人能考中,这个人考不中。”有醒来的,她就赶紧说:“不要怕,不要怕!”到后来,她说的话都验证了。
【原文】太原庙学,旧有鬼妇人。是宋时一提刑妾,为正室妒,捶而死,倒埋学旁,其处有桑生焉。此鬼时入斋舍,与人戏语,然不为祟也。大定中,有数人夜宿时习斋。三更后,忽闻窗外履声,须臾入斋,以手遍拊睡者云:此人及第,此人不及第。既而曰:“休惊、休惊也。”及至后,皆如其言。学正马持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