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部门司理叮咛我做个策划书,要求下班前交给他。走出司理工作室,我马上预备做策划书。当我主意向那位女秘书询问策划书某些环节时,她却对我嗤之以鼻。
把“暗算”当成机会好不容易完结策划书后。我兴冲冲地跑到司理工作室,发现房门紧闭,等了一会儿。可始终没瞧见司理的踪影。这时,她从我身边走过,冷不防地丢了一句:“司理暂时有事外出,你不知道吗?”我信以为真,然后自作聪明地将策划书从司理的门缝里塞进去走了。

孰料。第二天上班,司理劈头盖脸地问:“那份策划做好了吗?为什么不按时交给我?”我支支吾吾地说:“昨日您不是暂时有事外出吗?我从门缝里塞到工作室里了。”司理一听火气更大了:“做不出来不要紧,关键要脚踏实地。”我一头雾水,不知何以。司理不耐烦地瞟了我一眼:“你做的策划书,我压根就没瞧见!”此刻,我已察觉工作不妙,所以赶紧到工作室把u盘里的那份备份打印出来,看了我的策划书,司理还算满意,这事也才算了结。
后来,我隐约感觉到了工作的真相:那天她加班,而她是司理的秘书,有工作室的钥匙,要取走那份策划书是轻而易举的事,这样我便掉进她的“陷阱”里了。
从那以后,我学会了一招:只要是司理交办的工作,我都要亲自交到司理手中,决不给像“她”相同的人待机而动。对于她在搭档中间的离间,我置之不理,只是仔细做着手中的事。
两年以后。由于工作出色,我被安排去担任总司理助理秘书,在公司的位置也越来越安定,而那位喜爱耍小伎俩的她仍然呆在原来的位置。
回首几年的职场日子,我感触颇深:当你遭遇到职场搭档的“暗算”时,就把这种“暗算”当作一次机会,仔细学习,趋利避害。只有这样,当你离她越来越“远”时,她才会对你另眼相看;拥有这样的心态,即使他人把你踩在脚下,你也能趁人抬脚的空,抓着人家的鞋带爬起来,收获那份成功!